×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东方龙腾

28 形象代言人

28 形象代言人

“尊敬的巴富尔先生,您愿意乘坐此马车,已是他们莫大的荣幸。当然,如果恰巧有其他有钱人看到您乘坐的新式马车,感到非常好奇时,巴富尔先生能美言几句,那他们就会更加感激不尽。”胡澄涵微笑着答道。

“哦,哈哈,那绝对没有问题。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建议。”巴富尔开心地笑道。

胡澄涵接着带着方华源把另外一辆马车送给了达拉斯,这次倒没费什么口舌。达拉斯也很识货,乐不可支地收下马车。

胡澄涵又领着方华源急急忙忙地乘着马车跑到了道台府拜见宫慕久。

说服宫慕久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大家知道,清朝官员出行都是坐的轿子,根据官员等级,坐的轿子也是很有讲究的。就像现在的官员,乘坐的轿车也是严格根据级别来定。

宫慕久也看出来这新式马车绝对是个好东西,试乘之后更是爱不释手,但是死活不肯用它来代替官轿。

上次安清帮挑起毁路事件被洋人修理后,宫慕久就看出来了,胡澄涵这个后生是个人才。可惜洋人所用,成了洋人之前的红人。

宫慕久身边非常缺乏胡澄涵这样的人才,就连和洋人拟个条约还得请洋人传教士帮忙。

宫慕久很想把胡澄涵拉拢过来为己所用,为此私底下把胡澄涵叫到了道台府,婉转表达他的爱才之心。

胡澄涵目前还不想放弃洋人这个很粗很粗的大腿,来捧区区一个小小上海道道台的臭脚。胡澄涵委婉地告诉宫慕久,他去年刚刚和怡和洋行签下契约,不便忘恩毁约。不过,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定会暗中为朝廷效力。

宫慕久知道胡澄涵说得在理,也不便勉强,就此作罢。不过希望胡澄涵每个礼拜找机会到道台府跑一次,通报下洋人那边的情况。

胡澄涵就是借着这个名义见到了宫慕久。

“小老弟,这实在不合朝廷体例啊。”宫慕久被胡澄涵请上马车试乘试驾之后,果然对新式马车赞不绝口,但是唯恐授人于柄,被觊觎这个官位的同僚跑到上峰那里参上一本,因此当胡澄涵说明来意后,立即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宫大人,万岁爷委您以重任来此督办与洋人交涉洋务,定然不会希望看到宫大人辱没了皇威国格吧?”

“嗯,此话怎讲?”宫慕久皱起了眉头。

“倘若大人与那些洋人一同走在路上,洋人乘坐着这样的气派马车,宫大人坐着官轿,旁人会如何看待?”

“这……”

“倘若宫大人前去与洋人洽谈洋务时也乘坐这样的马车,洋人自然不会轻看。若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谗言,也可禀告皇上说只是在洽谈洋务时乘坐此马车,以维护皇威,皇上定然不会责怪于大人您。”

胡澄涵早就听出来了,宫慕久是在担心有同行眼红,到道光面前去参他一本。

“嗯,这倒也是。”宫慕久被胡澄涵这一席话说得有点动心了。

“此马车是大东亚公司出于拳拳爱国之心免费供宫大人使用的,没用朝廷一文钱。即使皇上怪罪下来,大人把此马车归还大东亚公司就是,没什么大不了。”

“对对对,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还是小老弟脑子活络,呵呵呵。”

第三天,宫慕久便乘着这辆拉风的马车前往租界视察洋务,果然发现洋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乘坐着人抬轿子的满大人。

原来,开口闭口众生平等的洋人们一直对清朝的官员让人抬着走很是看不惯,认为那样很不人性。

现在眼前这个宫大人乘坐和他们一样的马车,自然感觉亲切了一些。

不仅如此,一路上遇到的洋人都在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宫慕久乘坐的马车。宫慕久惬意地坐在车厢里头,接受着路人的注目礼,感觉特别受用。

这些洋人们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上去唯唯诺诺的中国满大人居然也有一辆巴富尔和达拉斯刚刚买来四处得瑟的豪车。

几个月后,宫慕久发现皇上并没有过问新式马车一事,于是便悄悄地把新式马车的使用范围从办理涉洋事务扩大到所有公务,再扩大到了出游和走亲访友上。

就这样,巴富尔、达拉斯和宫慕久三人,不知不觉地成了这种新式马车的形象代言人。

这一招果然很灵,巴富尔和达拉斯乘坐上新式马车三四天后,便陆陆续续有外国洋行的人跑到苏州河畔的马车厂打听,是不是有巴富尔大人、达拉斯先生乘坐的那种神奇马车出售?

方华源喜出望外,很快把积压的几辆马车卖了出去,入账了几千两现银。随着这些洋气的马车在租界和上海城里的高档场所出没,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马车厂有些人为了快点拿到这辆豪车,预先付了定金。

胡澄涵得知后,建议方华源说:“华源,下次再有人问,就说没现货。如果想早点拿到车,可以加钱赶做。”

“这样也行啊?”

“试试呢。反正市场营销书上是这么说的。这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生产者故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消费者如果觉得是好东西,你越是这样,他们越抢着买。”胡澄涵的奸商本质暴露无遗,乘机扳回一局,“你看,这就是你这个理科生不明白的事情了吧?”

“可是,这样做好吗?”方华源是个厚道人。

“一个元买一个愿卖,有什么不好?”

方华源将信将疑,按照胡澄涵说的办法试了试,果然,有急着拿到现车的土豪开始加价购车,很快有人加价300两,总价到了1500两一辆。

即便这样,买车的人还是挤破了头。

这样一来,方华源不得不设法扩大生产,幸好前期出去招兵买马的工作,已经有了些眉目,陆陆续续有人前来入应聘。这些人大多来自上海县和附近的几个县。

胡澄涵看好的江淮地区还是没有眉目。

方华源根据应征者的技能,把他们安排到了炼钢炼铁、马车制造的各个环节。

方华源这些天得同时指导几个厂的生产,忙得脚不沾地,很快便力不从心了。毕竟,搞经营管理与人打交道本来就不是他的强项。

方华源苦不堪言。

汪鼎杰基本是甩手掌柜,每天与徒弟们混在一起,潜心练习拳术,锻炼体能。

这时候,怡和洋行的大楼已接近完工,胡澄涵每日在工地上巡查一番后,便瞒着达拉斯,抽出时间去给方华源当下手。

胡澄涵根据流水线生产的原理,帮助方华源把整个制造马车的流程分解成了十几个单独的作业环节,不同的作业环节在不同的院子里加工,进行流水作业。

这样的改造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避免有人掌握了全部的生产技术,将新型马车的制造技术泄露出去。

至于炼钢技术,胡澄涵之前就已经叮嘱汪鼎杰和方华源一定严格控制,绝对不可外泄。

汪鼎杰采用了胡萝卜和大棒一起用,一面给劳工发高薪,一面用帮规严加约束。按照洋泾帮的帮规,泄露帮内机密视同背叛洋泾帮,会受到轻则割舌头、挖眼睛、挑手脚筋,重则沉猪笼扔黄浦江喂鱼的惩罚。

此外,胡澄涵还建议方华源把一些不涉及核心技术的部件,例如车架、门窗加工和上乌漆等工作,外包给那些上海县里的木匠、漆匠和相关的小作坊。

由马车厂给这些作坊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样品和原料,这些匠人只管在家里或作坊里加工就是,到了约定的时间自有马车厂里的人前来验收收货。

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受到了上海县周围那些走门串户、有一搭没一搭接活的小作坊主普遍欢迎。

自从采用这些改进措施之后,新式马车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原来五天才能生产一辆马车,改进后平均一天就能够生产一辆。

即便是这样,订单还是排到了好几个月以后,随着上海县周边官道上跑的新式马车越来越多,订单增加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